種子科技投稿須知
1種子科技稿件請用5號以上字體隔行單面打印,文章后請注明作者聯系電話和詳細通訊地址,然后發至電子郵箱(最好同時郵寄打印稿一份,以便及時審閱)凡手寫稿一律不予審閱。凡用E-mail發送稿件的須同時郵寄打印稿,否則不予審稿。本部在不改變原文觀點的前提下有權刪改加工,文責作者自負。
2稿件中涉及到的數據和計量單位要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。禁止使用畝以外的市制單位和除公斤、公里、公頃以外的所有帶“公”字頭的單位以及英制單位、已廢棄的單位,ppm用10-6(表示數量)或mg/kg(質量分數)或mL/L(體積分數)或g/m3、mg/L(質量濃度)代替。
3種子科技來稿請按以下格式和順序打印:
3.1題名:即題目。
3.2作者及其工作單位:作者單占一行,作者工作單位另起一行,后附郵政編碼。不同工作單位的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和工作單位前加數字序號。
3.3摘要和關鍵詞:凡屬《問題探討》、《實驗研究》、《專題綜述》、《成果開發》欄目的文章每篇須附100~300字的中文摘要和3~8個關鍵詞。
3.4正文:正文應另起一頁,各層次標題一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,左頂格,不同層次的數字用“.”隔開,末位數字后不加標點,空一格排文字。書寫格式請參照本刊本期。
3.5參考文獻:凡屬《問題探討》、《實驗研究》、《專題綜述》、《成果開發》欄目的文章可在正文后列出主要參考文獻(一般不宜超過10篇),采用GB7714推薦的順序編碼制格式著錄。如期刊文章:[序號]主要責任者.文獻題名[J].刊名,年,卷(期):起止頁碼.其中,主要責任者(即作者)在三人以內的必須全部錄出,超過三人的,在第三作者后用“等”字代替。
3.6基金項目:凡獲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章應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項目編號。
3.7作者簡介:凡屬《問題探討》、《實驗研究》、《專題綜述》、《成果開發》欄目的文章須附第一作者簡介,內容和格式如下:姓名(出生年—),性別,民族(漢族可省略),籍貫(XX省XX縣人),學歷,學位,技術職稱或職務,從事的主要工作或研究方向。
4來稿不退,請自留底。嚴禁一稿多投。對一稿多投者,本部一律不贈樣刊,不付稿費,并至少在一年之內不再刊登該作者的稿件,請自重。
]]>《種子》第二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;全國中文核心期刊;中國科技核心期刊;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;全國優秀科技期刊;第一屆貴族省優秀期刊獎期刊。
]]>《世界熱帶農業信息》主要報道世界熱帶、亞熱帶地區資源開發、利用與保護,熱帶農業的生產、銷售、市場價格、新產品、新技術、科研和科技動態了。顯著特點是短小精焊、信息量大、首報率高,具權威性,是熱帶、亞熱帶地區各級領導以及從事熱帶亞熱帶農業生產、外貿、科研和農林院校師生,鄉村專業戶的良師益友,為適應小康社會的要求,近年還增設了WTO專欄及小康社會的農業發展等內容。以綜述、譯文第二產業 主要體例,以廣大熱帶、南亞熱帶農業科技信息及管理工作者為主要讀者對象。
《世界熱帶農業信息》1994年獲中國熱作學會優秀期刊三等獎;2009、2010連續兩年入選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農業書屋推薦目錄。
]]>《中國油料作物學報》獲全國優秀農業專業期刊;全國農業學會第四屆優秀期刊;湖北省優秀期刊;湖北省優秀科技期刊;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;農學農作物類中文核心期刊;被引頻次最高的500種中國科技期刊;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。
]]>《雜交水稻》本刊載內容涉及到雜交水稻研究與開發應用的全部環節,融學術性、技術性、普及性和信息性于一體,先后辟有專題與綜述、選育選配、繁殖制種、栽培技術、基礎理論、新組合、譯文、簡報、簡訊、國外動態、米質、學術爭鳴、特別報道等欄目。國內已發行到全國有水稻種植的各省(市、區),國外已發行到美國、印度、越南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。讀者對象為農業科技人員、農業院校師生、農業生產和管理人員和知識農民等。
]]>《中國棉花》獲中文核心期刊(2008);中文核心期刊(2004);中文核心期刊(2000);中文核心期刊(1992)。
]]>《中國馬鈴薯》2005年獲全國優秀農業期刊技術類二等獎;中文核心期刊(1992)。
]]>《土壤與作物》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;中國引文數據來源期刊。
]]>《小麥研究》獲全國中文核心期刊、中國科技核心期刊、CSCD核心庫收錄期刊。
]]>